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科技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

文章正文

关于申报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的通知

作者:徐医科技处     来源:徐医科技处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4日 13:53     点击:

各有关部门和老师:

   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面上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

项目主要面向省属本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

(二)立项目的

项目主要支持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同时支持高校科技人员申报所从事的学科中有研究价值的自选项目。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

(三)项目经费

项目分为资助经费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两类,其中资助经费项目每项省财政资助经费3—5万元;自筹经费项目由承担单位落实经费,学校投入不低于1.5万元。自筹经费项目不另行申报,在申报的面上项目中评审立项。对同意转自筹的项目,高校须承诺落实项目经费,并作出经费投入承诺。

(四)申报条件和要求

1、项目应符合2017年修订的《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八条规定。项目负责人必须是省属本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的在岗科技人员;独立学院申报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为本校在编的专任教师。

2、为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扶持,项目重点面向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科技人员,不接受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申报。

3、项目应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具有创新性或较好应用前景,提交成果应具有可考核性。

4、已获得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的项目,不再重复立项资助。项目负责人如已承担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或其他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且未结题的、累计获得项目支持两次以上的均不得再申报新的面上项目。

5、各高等学校应合理统筹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组织精干力量形成项目组,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联合申报。

(五)申报程序和材料

因实行限额申报,请申请者于4月24日前将《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书》(2017年度)(见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及《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电子版报送至科技与产业处科研管理科,我处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项目评审,择优上报。

通过学校审核的项目申请人登录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http://58.213.129.208/),填报项目基本信息,上传项目申报书和附件电子版(均为PDF格式),同时填报《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科技与产业处邮箱。网上申报截止日期4月28日,待网上审核通过后,于5月8日将纸质材料(申报书一式4份,含附件,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报送至科技与产业处科研管理科,逾期不予受理。

 

二、重大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范围

项目面向省属本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院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有关部委设立的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关厅局设立的重点实验室申报。

(二)立项目的

项目主要支持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有关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培育一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

(三)项目经费

项目所需经费采取省立校助方式,由项目学校在生均财政拨款经费中统筹安排,并确保项目如期完成。项目分为A类和B类两类,其中A类项目学校投入不低于30万元、B类项目学校投入不低于15万元。承担项目的学校申报时须作出经费投入承诺。

(四)申报条件和要求

1、项目应符合2017年修订的《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项目负责人必须是省属本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的在岗科技人员;独立学院申报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为本校在编的专任教师。

2、项目应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数字创意等重点领域申报。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应与依托平台研究方向一致。项目负责人应为平台固定人员,具有正高级或取得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4、项目应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具有创新性或应用前景,提交成果应具有可考核性。项目预期成果应能申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发明专利、建立有关应用模型、在SCI源具有高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能够获得国家、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

5、各高等学校应合理统筹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组织精干力量形成项目组,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联合申报。

6、实行限额申报方式,每个重点实验室限报1项。

(五)申报程序和材料

每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限报1项,由各实验室自行评审择优上报。待申报人员确定后登录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http://58.213.129.225/),填报项目基本信息,上传《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2017年度)》(见附件4)和附件电子版(均为PDF格式),同时填报《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5)电子版,发送至科技与产业处邮箱。网上申报截止日期4月28日,待网上审核通过后,于5月8日将纸质材料(申报书一式6份,含附件,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报送至科技与产业处科研管理科,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徐岳   杜颖    

电话:85748426   15862167055/67055  

邮箱:xy85748426@163.com  

材料报送地点:主校区行政楼322室

附件1、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系统培训2016  

附件2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书(2017年度)  

附件3 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申报汇总表  

附件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2017年度)  

附件5 2017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汇总表  

科技与产业处

2017-4-14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科技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徐州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