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0日,我校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张红星、曹君利教授团队与深圳理工大学韩明虎教授合作,在疼痛非易感的脑机制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研究成果“Midbrain glutamatergic circuit mechanismof resilience to socially transferred allodyniain male mice”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自然指数期刊,综合性期刊1区,Top期刊)。
疼痛是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和《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均提示:祛除疼痛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健康需求。然而,临床上只有40%-60%的疼痛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能得到有效缓解,提示疼痛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疼痛与镇痛机制的研究领域亟需概念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这不仅是'科技创新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挑战,也是国际科学界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
该研究以疼痛感觉的个体差异为切入点,采用共情性疼痛小鼠模型,提出了2个划分疼痛易感与非易感亚群的行为学标准,首次实现了疼痛个体差异的定量划分;筛选到16个参与共情性疼痛易感与非易感的潜在脑区;发现腹侧被盖区谷氨酸能神经元是特异性调控共情性疼痛非易感的细胞靶点,并揭示了其具体的神经环路机制。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研究疼痛个体差异的新范式,开辟了镇痛机制研究的新方向——非易感(个体抗痛)机制,为疼痛治疗提供了新的理念;同时,准确划分易感与非易感亚群也为未来更加精准地研究共情性疼痛(易感现象)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韩奕、2021级硕士研究生艾琳、青年教师宋玲珍为共同第一作者,张红星教授、曹君利教授和韩明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双创团队、徐州医科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9340-8。
研究结论模式图:制定行为学标准,将共情性疼痛小鼠划分疼痛易感(Susceptibility)与非易感(Resilience)亚群。腹侧被盖区(VTA)谷氨酸能神经元(Glu)是特异性调控共情性疼痛非易感的重要细胞靶点:通过向伏隔核壳部(NAcshell)的投射介导共情性疼痛非易感的形成;而通过向外侧缰核(LHb)的投射介导疼痛非易感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