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与转化

成果
转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果与转化 > 成果 > 正文 >

文章正文

徐州医科大学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一览表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2日 17:13     点击:

获奖时

获奖等级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人

2020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脑胶质瘤分子靶点筛选及转化的关键技术创新

于如同、周秀萍、刘洪梅、刘雪娇、高尚锋、李祥、解哨、解彦东、戚艳华

2020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基于中脑奖赏系统的疼痛/抑郁发病机制的理论创新

曹君利、杨建军、张红星、丁海雷、周志强、刘鹤、杨俊霞、张松、钱怡玲、李晨

2020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神经精神疾病突触可塑性机制及干预研究

高灿、颜景芝、韩园、孙楠、郝景茹、孙凯、胡蕊、石小东、刘永

2020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具有靶向放化疗增敏及免疫增强效应的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应用性研究

章龙珍、王壮、邱慧、邵智颖、姚宏、李连涛、刘念礼、姚元虎

2019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肿瘤分子靶点筛选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郑骏年、白津、刘泳、蒙轩、宋军、时梅林、毛立军、底洁卉

2019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临床肠杆菌科重要病原菌的耐药致病机制与快速检测研究

杜鸿、张海方、顾兵、朱雪明、王敏、谢小芳、杨勇、郑毅、马萍、周惠琴

2018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基于分子影像的肿瘤靶向研究

徐凯、李菁菁、韩翠平、许倩、代岳

2017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布-加综合征的病因学特征、介入诊疗技术创新与应用

徐浩、张庆桥、韩新巍、陆召军、顾玉明、祖茂衡、魏宁、许伟、崔艳峰

2016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防治新策略的探索与应用

徐开林、曾令宇、曹江、陈翀、赵恺、吴庆运、李振宇、闫志凌、程海、潘彬、陈伟、桑威

2015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IL-18、IL-24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郑骏年、褚亮、李连涛、刘新垣、裴冬生、蒋冠、田卉

2015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IL-24基因工程产品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郑骏年、褚亮、刘彦群、刘新垣、章龙珍、裴冬生、田卉、李连涛、张宝福、蒋冠

2015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研究

许铁、徐兴顺、胡书群、耿德勤、纵雪梅、燕宪亮、董瑞国

2013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中国牛科家畜遗传资源应用基础研究

杨章平、常洪、毛永江、孙伟、冀德君、耿荣庆、武秀香

2012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疗法对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前期研究

刘彦群、苏长青、郑骏年、蒋冠

2012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兴奋性突触后信号传递的调控机制与神经损伤保护的研究

侯筱宇、李冲、张光毅、杜彩萍、刘永、徐岩、胡书群

2012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自身失活慢病毒载体的研制及应用

徐开林、曹江、陈翀、曾令宇、桑威、李振宇、闫志凌、程海、张璞

2012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NFκB信号途径及其相关分子在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应用

曹长春、万辛、卢思广、顾洛、蒋玲琳、尹忠诚、杜新

2012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肝脏保存液及肝移植免疫机制的研究

张业伟、牛坚、吴金道、王太洪、郑苏文、何侠、赵何伟、尹国文、李晟、王东风、宋军

2012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及中远期疗效观察

祖茂衡、顾玉明、徐浩、魏宁

2011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

张光毅、裴冬生、关秋华

2011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脊髓神经元可塑性改变介导吗啡戒断和痛觉过敏的分子机制

曹君利、宋学军、曾因明、张励才、刘文涛、丁海雷、张红星、阮加萍、何建华

2011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和药物干预新靶点的研究

张光毅、关秋华、侯筱宇、裴冬生、刘永、李冲、尹晓慧、齐素华、李婷、胡书群、纵艳艳、张全光、刘晓梅、王晓天、苗蓓

2010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接触脑脊液神经核团的发现及其物质分布和功能探索

张励才、鲁显福、曹君利、曾因明、耿晓娟、杜晶、王军、王梅申

2010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慢病毒载体的优化及其应用

徐开林、李振宇、曾令宇、曹江、鹿群先、闫冬梅、程海、闫志凌、杨宇娟、朱锋、潘秀英

2010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脑脊液-脑-脊髓途径痛与镇痛的形态学基础与分子机制

张励才、曹君利、曾因明、鲁显福、耿晓娟、葛志军、王军、朱珊珊、申文、张宗旺、梁栋、范建伟

2010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脊髓水平痛信号调控在急、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干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马正良、顾小萍、申文、唐元章、张娟、朱炜、夏小萍、张伟、张先红、董媛媛、张兢、苏小虎、梅凤美

2010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IL-18基因工程产品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郑骏年、裴冬生、刘彦群、徐为、李望、乔月华、赵惠仁、章龙珍、孙晓青、刘俊杰

2010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以Ki67基因为靶点的多种基因阻断技术治疗肾癌研究

郑骏年、刘新垣、徐为、李望、裴冬生、乔月华、王军起、孙晓青

2009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GluR6信号模块介导脑中风JNK通路的激活和调控及作用的研究

张光毅、裴冬生、关秋华、尹晓慧、刘永、李冲、刘晓梅、苗蓓、王晓天、张清秀、张全光、徐杰、姜海霞、余红民、韩东

200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GluR6· PSD-95·MLKs 信号模块介导脑中风JNK 通路的激活和调控及作用的研究

张光毅、裴冬生、关秋华、张全光、李婷、王晓天、侯筱宇、尹晓慧、纵艳艳、李冲、刘永、苗蓓、刘晓梅

200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急性胃黏膜损伤的调控机制研究

张建福、张咏梅、乔伟丽、王光明、徐明、李俐、闫长栋、周秀萍、孙红、祁友键、郑芳

200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系列研究

李爱民

200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RNA干扰抑制肾癌生长的体内外研究

郑骏年、刘新垣、徐为、李望、裴冬生、顾锦法、毛立军、乔月华、刘俊杰、张宝福、顾玉明、章龙珍、高超

200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静脉系统梗塞——高压性疾病(VOH)综合介入治疗

祖茂衡、徐浩

2008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脑缺血NMDA受体和L-型钙通道的对话及受体后信号转导的研究

张光毅、侯筱宇、刘永、纵艳艳、李洪春

2008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

徐开林、杜冰、孙海英、鹿群先、李振宇、潘秀英、杨宇娟、张颖

2008年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

徐开林、杜冰、孙海英、鹿群先、李振宇、潘秀英、杨宇娟、张颖

2007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吗啡耐受/依赖和戒断的脊髓机制研究

曹君利、曾因明、张励才、丁海雷、何建华、刘海林、宋雪松

2006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系列研究

徐开林

2006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放射性核素反义治疗肾癌的临床前期研究

郑骏年

2005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于如同

2005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冠心病内皮细胞与冠脉微循环功能改变的研究

李东野

2005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未成熟心肌保护机制的基础研究

张中明

2004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围术期心脑肺保护及机制研究

曾因明

2004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苏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调查及调整对策研究

王灿楠

2004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徐开林

2004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检测心肌缺血及心肌存活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李东野

2003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鞘内镇痛的分子机制及其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张励才

2003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吸入麻醉药对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曾因明

2003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病因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刘彦群

2003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肾癌Fas.Fasl表达异常与免疫逃避及临床治疗失败机制研究

郑骏年

2002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种受体离子通道介导脑缺钙调素蛋白激酶Ⅱ活性的变化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光毅

2002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低温复合巴曲霉 灯盏花素等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陈群曾因明许鹏程王士雷顾卫东

2002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山莨菪碱防治环孢素肝毒性的机制研究

孙晓青

2001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布一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研究

祖茂衡

2001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免疫金银染色用于寄生虫病的基础研究   临床诊断和现场检测

刘宜升

199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PNH和再障止凝血异常的系列研究

徐开林

199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合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戴体俊

1998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麻醉学专业教材

曾因明

1998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肾综合症出血热出.凝血机制的系列研究

魏来、俞幼知、潘秀英、鹿群先、梁平

1998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

下丘脑室旁核对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建福

1996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对我国麻醉学科发展模式的探讨

曾因明

1996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戴体俊、叶妙、付英、段世明、郭忠民

1995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高危高发出生缺陷的病因学探讨(联合报)

王秀英

1995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华支睾吸虫病免疫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刘宜升、杜文平、陈 明、吴中兴

1995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对我国麻醉学科发展模式的探讨

曾因明、李德馨

1995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B超引导下脐带穿刺及其临床应用

王秀英

1994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钙调素和钙调素蛋白激酶II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张光毅、唐放鸣、赵文君、赵昇皓

1994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B超引导下的脐静脉穿刺及其临床应用

王秀英、崔建华、董彦亮、刘福民

1993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机理的研究

潘秀英、鹿群先、徐开林、刘同珞、鹿照荣

1992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及其邻近区域向脑脊液临界面的投射

张凤真

1991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江苏省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陈有贵、姚福宝、栗海思、路明、史文生

1990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阿托品 东茛菪碱中枢作用与M胆碱受体亚型

卞春圃、邢淑华、郑加麟、叶、妙

1990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大网膜脊髓移植治疗外伤性截瘫研究

邹雄伟

1989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金属中毒分子机制

赵昇皓、赵文君

1989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遗传咨询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和六种人类染色体新模型的发现

王秀英、方彭、陈大康、董彦亮

1988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金属中毒

赵昇皓、赵文君

1987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静脉快速诱导的研究

曾因明、朱立言、刘德生、李晓冰

1986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心先安”及其注射液的研究

赵昇皓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科技厅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徐州市科学技术局